李白七绝《早发白帝城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作于开元十三年(725)春。李白约前年秋首次出峡,作诗《秋下荆门》、《江行寄远》、《渡荆门送别》。出峡后李白居江陵。后因故返夔州。去年年末或今年初春,李白曾自夔州至巫山游览,作诗《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》、《宿巫山下》。在《宿巫山下》中,已透漏三月出峡想法。今年三月桃花水盛时,李白再次出峡。船出荆门,作诗《荆门浮舟望蜀江》;到江陵后作此诗。
早发白帝城(李白)
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两岸猿声啼不尽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
【注释】白帝城:原名子阳城。在瞿塘峡西口北岸白帝山上。东依夔门,西傍八阵图。一面傍山,三面环水,扼三峡门户。西汉末公孙述在此屯兵。听说城中有口白鹤井,常冒白色雾气,形状宛如白龙,公孙述便借此自称白帝,并改子阳城为白帝城,城所在山为白帝山。《水经注》卷33:“江水又东径鱼复县故城南,故鱼国也……《地理志》江关都尉治。公孙述名之为白帝,取其王色。蜀章武二年,刘备为吴所破,改白帝为永安,巴东郡治也。”
猿声:《水经注》卷34:“自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。重岩叠嶂,隐大蔽日,自非停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至于夏水襄陵,沿溯阻绝,或王命急宣,有时朝发白帝,暮到江陵,其间千二百里,虽乘奔御风,不以疾也。春冬之时,则素湍绿潭,回清倒影,绝多生怪柏。悬泉瀑布,飞漱其间,清荣峻茂,良多趣味。每至晴初霜旦,林寒涧肃,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凄异,空谷传响,哀转久绝。故渔者歌曰: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鸣三声泪沾裳。”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首句“彩云间”写晨景,表达喜悦心情,更是突出白帝山之高,为舟行之疾蓄势。次句“一日还”,写舟行之疾。写日行千里之痛快。李白此次出峡本为“南穷苍梧,东涉溟海”,起步如此痛快!后二句以猿声、山影衬托舟行之疾。两岸猿声还没“啼尽”,如飞轻舟已过万重巴山。此诗一气呵成,毫无滞碍,充满青春激情,为李白名篇,后人评价为“惊风雨而泣鬼神”之作。(引自杨慎《升庵诗话》)
【参考文献】吕华明《李白《早发白帝城》系年新考》《中国韵文学刊》2004(03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久联优配-在线股票配资查询门户-散户配资在线登录-合法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